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构建民营经济诚信体系,推进民营经济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是摆在我们各级个私民营企业协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多年来,我区个私民营企业协会一直把服务市场主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全方位、多渠道地探索服务载体,努力提升服务层次,不断追求服务效益,为促进萧山民营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根据我们对全区民营企业的深入调查分析,就如何强化民营经济诚信体系建设作以下几点思考:
一、萧山民营经济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萧山区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十分注重于强化民营经济诚信体系建设,并把它作为打造“信用萧山”,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民营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民营经济诚信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诚信企业的评选提升了民营经济的荣誉优势。讲诚信,反欺诈,是民营企业发家致富的源泉。近年来,萧山区个私民营企业协会把开展“诚信个体工商户”和“诚信私营(民营)企业”的争创活动作为推进民营经济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品牌工程来抓,会同区委宣传部、工商分局开展了每两年一次的“诚信私营(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认定命名活动,得到了广大个体工商户和私营(民营)企业的热烈响应,自2003年认定活动开展以来,经企业申报、协会初审、认定小组审查、登报公示等程序,已先后认定命名了316家诚信企业和369家诚信工商户。同时,还推荐了部分个体工商户、私营(民营)企业参与了省、市级诚信企业和诚信工商户的争创,到目前为止,已有13家民营企业和19户个体工商户被命名为省级诚信企业和诚信工商户,有40余家民营企业和60余户个体工商户被命名为市级诚信企业和诚信工商户,较好地展现了萧山民营经济发展进程中诚信经营的形象。
二是“守重”单位的评选提升了民营经济的竞争优势。守合同,重信用,是民营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法宝。工商萧山分局从1985年开始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争创活动,已历经20余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分局以“立足工商服务职能,打造企业信用品牌”为理念,进一步深化“守重”单位认定活动,到目前止,全区已认定A级“守重”企业738家,AA级“守重”企业89家,AAA级“守重”企业32家,有6家企业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守重”企业。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全面开展,有效提升了企业竞争实力。
三是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的评选提升了民营经济的信誉优势。消费者信得过,是检验新产品质量和守信程度是否过硬的重要标志。自2001年起,萧山区消费者协会连续开展了三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评选活动,共评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103家。同时还推荐企业参加省、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评选,有19家民营企业被命名为杭州市“消信”单位,其中有4家企业被命名为省“消信”单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民营经济诚信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是“5511培训工程”的实施推进了民营企业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根据省委、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实施“5511培训工程”的统一部署,结合萧山实际,近年来,协会组织实施了“581培训工程”,即每年完成500名企业经理层、800名管理层、1000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请浙大、南开大学等院校和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学者专家来萧讲课等方式,组织举办了企业总裁EMBA工商研修班、现代物流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民营企业管理者沙龙等一系列培训、研讨活动,使广大民营企业的诚信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二是政策法规教育提高了民营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意识。自2002年起,萧山区个私协会就会同工商分局开办了新办企业法律法规培训课,对新办企业进行免费法律法规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波及到的常用法律法规知识,并向企业赠送收集了近40个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常用法律法规汇编》一书。到目前为止,共组织该培训183期,培训新办企业管理人员15000余人。同时,协会还积极创造条件,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为企业作《知识产权保护法》、《工会法》、《产品质量法》、《商标法》和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与形势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讲解,提高了民营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三是诚信宣教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诚实守信氛围。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萧山区各级协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举办诚信教育动员会、诚信事迹报告会、演讲会、诚信维权座谈会和诚信征文等,大力营造诚实守信氛围,引导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开展诚信经营,进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三)民营经济诚信建设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是企业信用服务平台初步建立。协会紧紧抓住区“信用萧山”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商分局的优势,全面开展了企业信用记录情况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把它输入到协会中小企业服务网,同时,与工商分局信用办进行了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搭建起协会信用服务平台,有效启动并推进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企业经营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协会会同工商部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访企业、学企业、帮企业、促企业”和“访千家会员企业”等活动,大家带着课题走访企业,带回困难商讨措施,切实为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品牌建设、商标注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难题。
三是企业发展瓶颈得到有效疏通。针对民营存在的融资难、维权难和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制约,协会成立了全区规模最大的信用担保公司,组建了维权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切实帮助企业疏通发展瓶颈,营造诚信建设环境。
二、强化民营经济诚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强化民营经济诚信体系建设,是事关民营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民营企业形象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尤其需要强化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客观要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示范文明城区,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是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萧山的重要载体,事关萧山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每位市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建设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萧山的每位个私民营企业家,都有义务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切实做到诚信经营、文明经营。
二是萧山经济良性运行的客观要求。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毕竟还比较短,市场交往、文化积淀、商业联系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缺乏对市场秩序和游戏规则的尊重,受利益的驱使,特别是高额利润的诱惑,道德天平开始倾斜,在经营和竞争中,出现一些藐视国家法律、破坏市场规则、违背诚信经营准则的行为,如制假售假、无照经营、虚假广告、合同欺诈、造假账、走私骗汇等等,影响着企业之间的交易,破坏了经济主体之间以合同契约为基础的正常信用关系,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其他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企业自身的信用,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信用萧山”的建设,影响了我区经济环境和企业竞争力。所以,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是我区民营经济良性运行的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区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下一步的问题是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继续做大做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开拓市场,靠的是信誉和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因此,信誉和品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而品牌由信誉凝聚而成,品牌的本质是建立在消费者的高度信任和对企业的绝对忠诚基础之上的。民营企业如果失去了信誉,也就失去了消费者,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强化民营经济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
企业信用体系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内容。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探索新途经。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抢抓机遇,加快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身信用建设
企业信用制度建立的最终主体是企业自身,关键在于信用主体自身信用管理水平的提升。民营企业内部普遍缺乏有效的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因此,要紧紧抓住我区正在全面开展争创文明城区活动的良好机遇,全面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增强诚信意识。培养企业家的诚信品质,树立员工的诚信理念。企业负责人要带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把信用建设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二是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依法签订、履行合同,自觉规范经营行为,杜绝制假贩假、违约、侵权及欺诈等失信行为。三是要建立健全诚信管理制度。要借鉴诚信企业信用管理经验,落实专人,建立企业内部的信用资料库,加强企业内部的信用制度建设,使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二)创新机制,建立企业信用社会评价体系
要按照“全面启动、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分类标准”的工作方针,加快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平台。 一是要加快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集中了企业全部身份信息和大量的经济违法信息的优势,向企业和有关部门收集相关信用数据,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同时组织企业自行申报信用信息,以此组建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政府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和各类企业参与经济活动提供查询服务。二是要逐步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全面实行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信用等级评价,鼓励设立信用评价企业,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企业信用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理顺体制,完善企业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
激励和惩罚制度是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企业登记和监管信息为基础,根据企业信用标准,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管理类别。A级为守信企业,B级为警示企业,C级为失信企业,D级为严重失信企业。根据上述分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依法实施分类监管。一是建立企业信用激励机制。对A级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并享受年检免审、免于日常检查、提供绿色通道等服务。二是建立企业信用预警机制。对B级企业,实行警示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三是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对C级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日常检查,并实施案后回查、办理登记和年检时重点审查等监管措施。四是建立企业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对D级企业,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或发布吊销公告,对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在全社会确立失信成本递增的违约制裁机制,让失信成本大大高于违约收益。
(四)顺应需求,培植民营企业良好信用
要充分发挥各级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大力提高信用意识。一是要加强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对诚信建设的认识。要结合区个私协会“5511”培训工程的继续实施,加强信用理论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信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二是要加强宣传,进一步发挥“诚信”品牌优势。要通过“诚信”、“守重”、“消信”单位的评选和宣传,努力提升“诚信”、“守重”、“消信”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高诚信建设的社会认知度。要引导已被认定为“诚信”、“守重”、“消信”的企业,充分利用这一品牌优势,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如招投标活动、广告宣传、产品包装上积极使用、善于使用诚信品牌,让诚信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要加强服务,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环境。通过有效运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诚信企业优先优惠提供信贷担保,促使民营企业的信用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要通过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网》、《萧山个私经济报》上的信用发布平台,促使民营企业的信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