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6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南希 通讯员 林巍 张勤)今天杭州海关对外发布1-2月全省外贸数据。据统计,2017年2月,浙江省进出口总值1356.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7.9%;其中,出口886.9亿元,下降10.8%;进口469.5亿元,增长78.2%。
1-2月,浙江省进出口总值3535.1亿元,增长15.9%,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出口2618.9亿元,增长6.3%;进口916.2亿元,增长56.2%。
进口整体走势强劲
延续1月份强劲走势,全省1-2月进口持续快速向好,增幅大于全国2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2月单月增幅达到2010年2月以来最大值。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月全省出口在全国增长(全国增长4.2%)的背景下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直接导致1-2月出口增幅小于全国4.7个百分点(全国增长11%),进出口累计增幅自去年3月份以来首次低于全国(全国增长20.6%)。
进口商品方面,大宗商品量价齐增。1-2月,位居全省主要进口20大类原材料资源性商品前三位的是铁矿砂、农产品、成品油,分别进口81.4亿元、60.0亿元和51.0亿元,分别增长2.0倍、24.1%和90.2%,三者合计占浙江省进口值的21.0%。从价格上看,20大类商品进口价格普遍上涨,从数量上看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出口商品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1-2月,传统劳密产品出口975.6亿元,下降0.1%,占全省出口的37.3%;其中,纺织服装下降4.1%。此外,1-2月全省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板出口18.5亿元、4.9亿元,分别下降15.1%、14.9%。
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欧盟、美国、东盟为浙江省进出口主要贸易伙伴,1-2月进出口值分别为727.5亿元、572.4亿元和339.7亿元,分别增长7.3%、13.1%和24.9%;三大市场进出口合计1639.7亿元,占浙江省进出口总值的46.4%。
2月单月,对除东盟外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均有所下降:对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出口分别下降8.3%、4.4%、14.5%和15.8%。值得关注的是,对非洲市场出口增长乏力,2月全省对非洲出口48.0亿元,下降39.9%,降幅大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29.1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增速放缓
1-2月,浙江省以一般贸易进出口2783.8亿元,增长15.8%,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8.7%;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363.1亿元,增长13%,占10.3%;两者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增速,与1月相比,增速均有所放缓。同期,市场采购出口254.6亿元,增长8.3%,高于全省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
宁波、金华进出两旺。1-2月,宁波、杭州、金华分别以1072.2亿元、715.7亿元和457.5亿元的进出口额位列全省十一地市进出口前三甲,分别增长26.3%、16.0%和9.8%,其中,宁波、金华进口、出口增速均领先全省平均增速。
新型贸易业态发展趋缓。1-2月,全省13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出口同比下降37.3%。跨境电商业务在先发优势和政策红利减弱的背景下发展趋缓,1-2月,全省跨境电商零售(B2C)出口1.7亿元,下降76.9%。
海关统计专家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外贸出口多项指数出现拐点。2月浙江省(除宁波)外贸出口先导指数37.62,较上月回落4.94,其中企业订单指数和出口信心指数较上个月分别快速回落7.32和2.89,特别是订单指数为连续3个月进入上升通道后的首次拐点,显示市场需求复苏仍需动力,出口前景不明朗。为此海关建议,加快“义甬舟”大通道建设,以“宁波—舟山港”取得实质性一体化新进展为契机,打造浙江向东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充分发挥义乌全球市场和“义新欧”中欧班列的特点,拓宽西出渠道;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对引入“互联网+”的传统企业给予一定的引导资金,推动传统企业实现生产端和销售端的全面优化,助推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