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商网3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云灵)“跑断腿,磨破嘴”,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直在路上”的历史正在被改写。
2016年12月,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2017年1月,“最多跑一次”改革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出政府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的决心。浙江各地市各政府部门纷纷创新举措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落地。
记者获悉,杭州市的政府部门正在通过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模式,推行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的创新实践。
杭州“互联网+政务”成绩单亮眼
3月6日,一份“互联网+政务”成绩单,公布了各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的触网指数。根据榜单,杭州市在支付宝上共开通了78项服务,排名全国城市的第2位,“社保查询”是一周访问人数最多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杭州不乏全国首创的服务:全国第一个开通刷支付宝坐公交、缴纳高速通行费服务;全国第一家将支付宝缴税(费)功能嵌入金税三期系统中,实现支付宝缴税(费);杭州市地税局西湖税务分局已经全国属首家试点成功……
此外,由互联网协会公布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分析报告也显示,杭州“互联网+”社会服务总指数全国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城市”。
以往要跑断腿才能完成的办事项目,现在坐在家里轻点手机就能完成,这背后是互联网+政务开始深耕服务广度和深度。2016年,各地的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逐渐建立,同时深度打通跨部门的服务推陈出新。广度上,典型的有浙江的政务服务一张网相继建成;深度上,则有深圳、镇江上线移动医保支付。
探索“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
3月6日下午,白马湖畔,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召开全市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动员大会,全市10余个部委办局和区县(市)经信局的分管负责人,以及3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企业代表前来参会。
据市经信委方面介绍,从去年开始,市经信委依托阿里巴巴旗下钉钉(即时通讯系统平台)的基础架构建设企业服务窗,作为政府服务企业的一站式在线移动云平台。目前,全市已有600多家的企业入驻企业服务窗,企业负责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我要提问”、“最新政策”、“转贷服务”、“社会中介”、“资格认定”等五大功能模块获得免费、精准、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内容。
同时,在企业服务窗的钉钉群组中,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还能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务的响应速度。
“今后,杭州市各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职能也将陆续集成到企业服务窗,将平台打造成为全市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大本营,诸如企业项目申报、审批服务等服务内容,均能在平台中得到‘一键解决’。”这种“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的新型政企服务模式,将极大方便企业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