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商网2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子瑜)从投资印度电商Snapdeal的阿里巴巴,到入股印度最大在线支付工具Paytm的蚂蚁金服,再到与印度TATA、POWER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并建立新能源网络体系的正泰集团。
“今天的印度,有着太多的浙江元素”,这是印度带给记者最大的感受。近日,浙江在线记者受印度外交部邀请前往印度采访,印度经济事务秘书长Shaktikanta Das告诉记者:“中印之间的经贸来往,浙江的地位也极为重要。”
而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浙江省在印投资的大型项目就高达22个,投资总额高达10911.06万美元,中方投资金额高达4612.38万美元。

印度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外秘苏杰生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
阿里巴巴跨国并购铸“普惠金融”梦
印度版支付宝成“废币”矛盾缓冲器
“中国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业务一直非常优秀,这是我们可以广泛合作的,特别要说明的是,莫迪总理在实施废币的过程中,包括paytm在内的电子支付业务和电子商务得到了发展。” 2月13日,印度经济事务秘书长Shaktikanta Das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他所提及的Paytm,被称为印度版支付宝,是印度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在2015年1月和9月,浙江知名企业蚂蚁金服联合阿里巴巴对paytm先后发起两轮投资,以完成入股计划。
杭州G20峰会期间,中国提出的“普惠金融服务”引起世界聚焦,在蚂蚁金服国际业务拓展总监、蚂蚁金服Paytm项目负责人陈彦看来,Paytm就是专注于为印度当地民众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改变原先印度传统金融触达受众太少的状况。
“在这一过程中,蚂蚁金服主要通过分享过去十多年所累积的技术和经验,同时投入产品、技术、风控等各核心团队的骨干力量,长期驻扎在印度,和Paytm共同开发切合本地需求的当地钱包。”陈彦说,经过两年的努力,Paytm的电子钱包用户数已经从2015年2月的约2200万人增长到了超过1.9亿人,成为世界第四大电子钱包。

印度商户展示印度版的“支付宝”paytm
在印度,浙江在线记者发现,目前paytm提供的服务也从最早仅限于线上的手机充值、转账、缴交公共服务费用,逐渐发展到支持网购付款、租车、订电影票,再到后来实现二维码支付,延伸到了线下打车付款、连当地的突突车都用Paytm支付,还有路边小店和大商场购物等。
“蚂蚁金服可以说参与到了Paytm电子钱包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整个发展过程。”陈彦这样说。
在印度商人Kunal看来,paytm改变了印度的经济生活,“这种支付方式颠覆了以往模式,我们现在可以很方便的在任何地方使用,你不需要支付现金,更不用担心假币,每一笔钱都很透明。”
事实上,包括kunal所提及的“假币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令印度政府头疼,在去年11月,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宣布实施废币计划,希望从源头来打击贪污、洗钱和假币,而在推行“废币”政策后,印度版的支付宝则发挥了其重大作用,一度也成为了矛盾“缓冲器”。
Paytm称,废币消息公布以后,有400万人开始使用Paytm钱包。该公司网站的流量飙升了七倍,其应用下载次数增加了三倍。开业头一个小时内,印度全国各地Paytm账号上的资金增加了近200万美元,而一般一天只会增加20万美元。
浙企三年在印总投4612.38万美元
南存辉提醒:进入市场不能盲目
“这几年,在印度投资的浙江企业确实不少,也成为了中印经贸合作的典型案例”,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古光明这样说,近几个月来,古光明已经多次往返浙江,从台州到嘉兴,从嘉兴到温州再到湖州。
古光明的身影见证者浙江与印度的“积极往来”,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到2016年,经备案的浙江全省投资印度项目高达22个,三年来投资总额10911.06万美元,中方投资金额高达4612.38万美元。
印度外秘苏杰生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听到浙企“正泰集团”的名字时,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了解浙江企业正泰集团在印度的投资。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与印方签约项目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告诉浙江在线记者,目前已与印度TATA、POWER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正泰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光伏发电等产业都在当地有不同程度拓展,此前,印度总理莫迪更是亲自为浙企进入印度穿针引线。
在南存辉看来,印度市场有着特殊意义,能源领域是中国“走出去”和印度“引进来”最佳的契合点之一。
南存辉说:“印度电力缺乏,火电、煤电、新能源发电都缺,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按照计划,印度到2022年规划太阳能光伏电站1.7亿千瓦装机容量。在注意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正泰可以把先进的光伏发电装备、技术、制造能力带去印度,提升印度相关行业制造水平,降低行业的生产成本。
不过,南存辉也表示,由于印度近期新的货币政策实施,浙企进入印度市场不能盲目,也应多考察,多了解。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浙商“走出去”的步伐也越发迅速,近年来,浙江其他企业走入印度的身影也多了起来,今年2月9-12日古光明正式访问了丽水和温州,在丽水,古光明前往了博盛集团(钢管和汽缸厂)和有邦新材料公司(医药企业),这两家企业计划于2017年下半年前往印度投资建厂。
古光明还邀请丽水市长率丽水高级投资代表团于2017下半年访问印度,此外,2月9日,古光明访问温州,并与温州市副市长郑朝阳会面交流,期望温州市领导率团访问印度,据了解,温州优秀皮革企业奥康集团也计划在印度勒克瑙投资皮革产业。
事实上,在2016年,温州已成为中国大陆首个成立印中(温州)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旨在推动与印度的经贸投资及文化交流。
对印出口贸易持续三年增速
义乌对印贸易出口近20亿美元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全年,浙江省与印度双方贸易额实现102.7亿美元,其中,浙江省向印度出口95.2亿美元。
根据浙江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浙江省对印度的出口持续增长,尤其在2014年和2015年,浙江省出口印度的增长迅速。
在印度新德里deli haat交易市场,浙江在线记者遇到了中国贸促会义乌支会特邀顾问林爱玲,在她看来,近年来,从义乌发往印度的商品一直呈现井喷式爆发。
“你在新德里其他非政府指定交易市场买东西,很多就是从义乌来到这里的,义乌对印度的出口贸易数额非常大”,林爱玲这样说。
义乌市商贸局局长王碧荣告诉记者:“目前在义乌,印度商人是继韩国商人数量后的第二大群体,仅2016年从义乌出口到印度的商品总额就近20亿美元。”
义乌市涉外服务中心主任赵志刚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则印证了浙江与印度贸易交往的“井喷状”,“2016年印度是义乌的最大出口国,累计出口18.7亿美元,进口518万美元”。
此外,从出入境管理部门数据也可以看出,印度外商与义乌的交往也极为频繁,2016年进出义乌的印度外商高达41800人次,常住印度的外商约在1000余人。
去年年底,印度驻沪总领馆首次在义乌举办领事服务日,当天为150位印度侨民办理护照更新,OCI卡,NRI证明,文件认证。
“在义乌,我们有大量的印度侨民旅居在这里,近2000多位印度侨民构成了最大的外国侨民社区,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的非常好,那里有很多商机可寻。”古光明这样说,他告诉记者,除了义乌对于印度出口商品外,在绍兴,也是印度的外贸交易重要城市,“绍兴的印度人最多,那里的纺织品进入印度市场”。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纺织品,塑料制品,二极管等,“在印度,很多丝绸、纺织品都来源于中国的浙江”。
该负责人说,今年4月浙江将在印度新德里举办服务贸易方面的自办展,6月份,印度还将在杭州举办印度周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