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年,阿里巴巴集团网络零售平台年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零售平台。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额,网络消费投诉举报也随之激增,2016年上半年,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共受理网络消费投诉举报65283件,超过2015年全年受理量。纵观上半年网络消费投诉举报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职业投诉数量剧增。上半年共受理书式消费投诉举报19585件,是2015年上半年受理量的8.45倍、2015年全年的2.53倍,其中99%以上为职业投诉。在看到“职业投诉”净化市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负面之处。例如,职业投诉以利益为导向,模式化操作,团队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常常“过度”维权,一旦不满足其诉求,即升级为信息公开、效能投诉、行政复议和诉讼。
二是虚假广告维权剧增。在上述书信举报件中,违法广告类举报大约占到8成。不同于商品质量问题或商标侵权的举证难度,广告违法行为仅根据交易快照页面即可固定,取证相对简单,不影响商品使用,赔偿金额较为可观。且新广告法对经营者的查处力度较大,调解成功率相对高于其他,虚假广告成为职业投诉人谋利的重要领域。
三是异地移送件剧增。在19585件中有13476件是由外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受理后再移送到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占所有书式件的68.8%,是去年同期的17.78倍。究其原因,一是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基于《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的管辖规定,认为对网店违法行为没有管辖权;二是新《广告法》法实施以来,由于处罚起点太高,难以执行到位,存在很大的执法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