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写字台,一台电脑,在2015年底,杭州云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就这样在杭州滨江区的“创业小二”众创空间中注册成立了。这是一家一人有限公司,公司经营场所就是这一张写字台,场地费加上配套服务费,租金每月100元。
云铂所享受到的政策是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工位号注册”,滨江区先试行,而新年,则在全省推开了。
昨天,省工商局一口气推出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十项举措,“支持小微企业工位号注册”便是第一条。“新十条”里有哪些亮点,能为小微企业带来怎样的便利?听省工商局副局长吴国升的详细解读。
一张桌子就能注册一个企业
滨江78家小微企业尝甜头
举措:支持小微企业工位号注册。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通过集群注册、商务秘书公司等改革措施,在特色小镇、科技孵化园区、众创空间、创业园(基地)、楼宇产业园、文化产业园等区域内的创客,可按工位号登记注册。
解读:以往的商事制度对企业经营场所的登记有严格的要求,有的小微企业因难以提供场地权属证明,造成登记困难。随着双创的热潮掀起,新型的创客群体涌现,他们对经营场地的规模要求不高,流动性又强。因而,滨江(高新)区在全省率先试行在众创空间内开展工位号注册,一个工位一张桌子,就相当于一个经营地址。
“去年10月开始试行工位号注册,到年底统计时,全区已有15家众创空间有此服务,78家小微企业注册了工位号。”昨天,滨江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科科长王汀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比如‘创业小二’众创空间拿出1800平方米的场地设置了520个工位,‘阿里百川’众创空间则是为160个工位号提供了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我们做过统计,房租、场地租金占了这些小微企业初创成本的绝大部分。有了工位号注册,企业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注册工位号的数量,把成本最小化。”
工位号注册,一方面降低了创客创业的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另一方面众创空间管委会末位淘汰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动力和竞争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