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毛晔
入围本月“月明星”的三家候选企业中,有一家“远道而来”,是来自上海的衣卫士洗涤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企明星栏目开办近一年来,唯一闯入月评选阶段的非杭州本土企业。这就意味着,对于这家企业的“走访”会有点特殊——采用远程视频方式。
当下有一个热词——“互联网+”,衣卫士所做的事,正巧与这个炙手可热的概念不谋而合。它拥有自建洗涤工厂,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源,配以自有物流与顺丰快递相结合的取件收件方式,可实现全国大部分地方客户10秒钟下单、1小时上门收衣、72小时洗好送到客户手中。
衣卫士究竟能否以互联网为“武器”改变传统洗衣行业生态?带着这个疑问,三位专家通过在线视频与衣卫士总经理刘毅展开讨论。
纯粹做内容是利是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护行业在未来几年会达到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加上这个行业毛利润率比较高,可观的盈利空间吸引了不少的行业闯入者。
“在上海,有多家与你们模式相同的洗衣企业,你们特色在哪里?”
“我们的定位是互联网洗衣企业,而不是做洗衣的互联网企业。”刘毅说,上海一些洗衣企业“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以互联网洗衣业务为入口,获取充足客源后,改做综合性平台。“而我们只想专心做好洗衣这一件事。所以,我们的优势在于做内容,更侧重生产端。”
如此专注于“小而美”的事业,专家们赞赏有加。“重度垂直的服务,加上明确且专一的心态,肯定能在这一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杭州泰恒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梁小龙表示。
“但是,纯粹做内容,很容易被挤到台后去。”浙大正合投资管理公司执行总裁许波琴提出中肯的建议,不要单打独斗,不妨与其他平台合作,拓宽客户源的获取渠道。
行业技术壁垒不高咋办?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刘毅充满信心。按他的计划,今年将在武汉、河北、东莞各建一个洗衣工厂,将业务从江浙沪覆盖至全国。
“这个市场的空间很大,但行业技术壁垒太低。”三位专家给出相同的判断。许波琴说,手头有点资金和互联网营销经验的人,很容易进入这个市场,衣卫士的利润容易被压扁。
对于“行业技术壁垒过低”的问题,刘毅有自己的考虑:“这个行业的技术壁垒在于客源的拓展,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网络团购、微信等方式吸引客户,营销手段还需要琢磨。”
但在专家看来,衣卫士如果想提升含金量,只做营销还不够。“不妨在洗涤上下些功夫。”许波琴说,现在很多人比较关注洗涤剂的环保性,如果能使用无毒高效的洗涤产品,那么对提升公司竞争力大有裨益。
“刚才听你介绍说,100件衣服里有三四件需要专业技术师傅来洗,而且你们公司也愿意每年花费几十万元聘请这类专业师傅,这不正是你们的卖点吗?这足以助长你们的竞争力。”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芬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