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企服务网为您提供杭州企业查询、杭州公司查询、政策咨询、企业培训等网络服务 入会申请
当前位置:杭州民企服务网综合资讯热点新闻
浏览:245 次
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难以打开杭州消费市场?

“杭州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出台至今约4个月,但这段时间以来杭州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总共也就200辆左右。”多年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杭州市经信委机械处处长魏兆宏表示,新能源汽车在杭州的私人消费市场还没有形成。

去年11月,杭州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购买新能源轿车可以享受2万~3万元的补贴,加上国家补贴,杭州消费者买电动汽车最高补贴达7万元。更为诱人的是,新能源汽车在限购的杭州,可无需摇号、免购置税。但众多利好,并没有迎来人们想象中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

杭州私人消费

不青睐新能源汽车

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的热播,大气污染再度被推到风口浪尖,新能源汽车也再度引发关注。而眼下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雾霾治理、新能源汽车配套支持政策及实施细则推出等,已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股市里,近期与新能源有关的股票纷纷涨停,也说明了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信心。

但据我们了解,杭州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近四个月来,车市显得异常平静。“去年年底杭州新能源补贴政策刚发布的两个月,我们情况还好,销量有120多台。今年开年两个月,只销售了40多台。”北汽新能源杭州和诚4S店总经理姚春辉显然对这样的销量不甚满意。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秦在限购的上海销售红火,但在同样限购的杭州,表现迥异。比亚迪浙江亚鑫4S店常务副总陈建设表示,去年,给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下订单的消费者,大部分在观望杭州补助政策。虽然不用摇号、免税加补贴,优惠很多,但受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制约,最后还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据了解,比亚迪秦去年全年在杭州的销量只有200辆。而同样限购的上海,去年其销量达到4000辆。

至于启辰晨风,去年在杭州单店单月销量最多5辆。众泰和康迪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在杭州上路的数量多达九千余辆,但都局限于租赁市场……陈建设表示,杭州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政策利好的优势没有完全体现。

杭州成新能源车制造热土

杭州人更喜欢租赁电动车

杭州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不温不火,但并没有妨碍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杭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万向、吉利、众泰、时空、东方一脉等本土企业承包了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产业,连比亚迪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也在杭签约落户……可以说,杭州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热土。

全国车企对新能源汽车也是热情高涨,国家《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显示,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100万辆,而根据对各地方政府以及各大车企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已达到550万辆,远远超过现有的产销水平和国家总体规划。

新能源汽车制造发力,需要消费市场进行消化。据了解,全国各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今年上海将新增1万辆新能源汽车,与去年持平。北京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提出,将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配置指标增加到3万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但杭州人似乎更喜欢租赁电动车。据杭州市经信委机械处处长魏兆宏介绍,杭州市2015年新能源汽车目标是上路6000辆电动车,而杭州现电动车总上牌数已达1.1万辆,远超目标。其中9000辆是康迪租赁车,还有众泰的百辆租赁电动车,数百辆的新能源公交车——杭州人更喜欢租赁电动车,私人购买新能源车则属小众。

这些因素

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

“制约撬开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补贴政策,二是产品品质和价格,三是充电设施。”业内人士表示。

“我想买纯电动车的,可以有7万元补贴,但我看中的电动车补贴后还要18万元,那还不如买同档次的汽油车,即使算上牌照费,也还感觉更实惠。再说,纯电动车技术现在总感觉有些不放心。”正在选车的汪女士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确实,市场上的电动车价格偏高是制约私人购买的原因,如比亚迪秦杭州消费者可享受国家补贴3.325万元,杭州地方政府补贴2万元,补贴后消费者还要掏15万多,相对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燃油车售价总体低于10万元的水平来看,仍缺乏竞争优势。

同时,杭州目前的补贴标准低过周边试点城市,购买热情没有点燃。如市场相对火爆的上海,纯电动汽车补贴4万元;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补贴3万元。此外闵行区、嘉定区等还有区级补助。宁波市实行国家补助与地方补助1∶1。杭州市给予纯电动乘用车的补助是3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2万元。这使得部分消费者会因补贴而转向异地买车。

对此,魏兆宏表示,杭州市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实施时间是从2013年到2015年,2016年新能源汽车政策如何,目前还是未知数。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到2020年,国家将取消新能源车的政策补贴。未来,政府补贴政策连年下降将成为常态,新能源汽车想在私人领域健康发展,还得靠车企通过自身努力,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同时提升产品品质。只能说,新能源汽车前途很光明,道路仍然曲折。

记者后记:

新能源车私人消费市场成形中

忽如一夜春风来,今年新能源车市场将空前热闹,众多车企瞄准了新能源车,新车型投放计划中,比亚迪、长安、上汽、大众、宝马等汽车品牌预计有24款新能源车型将投入市场。车型分布在紧凑级、中级家轿,紧凑级、中级、中大型SUV等细分领域。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占据新车比例的2/3,自主品牌车型占到58%。

中汽协统计表明,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相比全国汽车产业年均2000万辆的产销量,7万多辆的数字显然还太过单薄。当然,从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足1万辆到现在突破7万辆,应该说增长迅猛。那么多的新车上市,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热,但从杭州到全国,要形成新能源车的私人消费市场仍难。

相关主题:
  • 浙江今年重点建设1700个项目 哪个与你密切相...
  • 浙江3月网贷成交量环比升近4成 投资应做好风...
  • 清明10万辆共享单车“攻陷”西湖 景区约谈四...
  • 5110”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富阳缘何...
  • 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 会为浙江发展带...
  • 杭州要打造“粮食+互联网”粮食批发市场 
  • 2016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出炉 你家表现如...
  • 夏宝龙率浙江省代表团访问阿联酋:携手合作...
  • 第二届中国(杭州)健康饮水与品质生活高峰...
  • 如何破解垃圾围城 ?浙江“经验”领跑全国 
  • 栏目分类  
    热点新闻
    广而告之
    媒体聚焦
    政策发布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环城北路167号汇金国际大厦A座11楼  邮编:310003
    ICP备案:浙ICP备1401670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