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企服务网为您提供杭州企业查询、杭州公司查询、政策咨询、企业培训等网络服务 入会申请
当前位置:杭州民企服务网综合资讯热点新闻
浏览:315 次
杭州建设“六大中心”之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详解

在食堂就餐,把装有四五种饭菜的餐盘放到感应区,系统就可读出饭菜的售价;还没到家,你就可用手机“遥控”开启家里的空调和电热水器……这些依赖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应用,有没有让你有种穿越未来的感觉?

物联网,就是万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一号工程”,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我市出台了《杭州市建设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六大中心”之一,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会让杭州变成啥样?

物联网技术让万物相连

在钱塘江下游,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内,一个规划面积约5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的“杭州国际传感谷”正在形成,并成为杭州“三镇三谷”之一。

“要依托先进的传感技术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让杭州国际传感谷逐步实现产业和环境‘双生态’,并着力发展以红外技术为主的红外传感产业,以生物、无线、纳米、微系统为主的新兴传感技术产业,以及以压力、速度、流量、位移为主的传统传感技术产业,将杭州国际传感谷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阵地、人才技术的集聚高地、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和知本资本的服务平台。”在钱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尤建浩看来,物联网的特点是通过感知与识别技术,让物品开口说话、发布信息,而传感技术正是物联网最基础的应用,“正是因为传感技术的集聚,万物相连才变成了一种现实。”

经过几年的发展,杭州物联网产业规模日益壮大。2013年,全市物联网产业实现主营收入524.38亿元,约占全国物联网产业总量的1/1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滨江)作为全国三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之一,已成为杭州、全省乃至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示范区。

目前,我市物联网产业的产业链日趋完善,已形成了涵盖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涌现出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中控科技、聚光科技等龙头企业。尤其是在应用领域,我市以“智慧城市”和“两化融合”为着力点,带动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到2017年

力争物联网产业产值超千亿

虽然我市物联网产业已基本形成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运营服务的产业链体系,但在物联网推广示范应用上还没有规模化,同时在微型和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核心产品、传感芯片等传感器关键技术上尚未突破,两块“短板”制约着杭州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为解决“短板”问题,《杭州市建设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应运而生,杭州建“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被提上日程。

根据《计划》,杭州未来三年内,将培育规模超百亿的龙头企业3家以上,发展“专、精、特、新”重点企业200家以上,孵化创新创业企业500家以上,全市物联网产业实现主营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

也就是说,要在物联网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在示范应用上推进一批工厂物联网等示范应用项目,并为民生工程、城市管理等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提供物联网技术支撑。

同时,还要将城西科创园打造成城西物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将钱江开发区打造成为杭州国际传感谷,并重点发展传感器、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装备等产业,培育挖掘数字健康、车联网、北斗导航、智能家电等产业,推进物联网标准体系、公共技术服务、检测认证服务、应用展示体验与交易等平台建设。

智慧应用让杭州城市更“聪明”

在杭州,有一款叫“城市通”的APP(客户端)软件,打开后可以智能寻找公共自行车租车点、停车位,同时还可以查询公交、地铁信息等;

安装有运行状态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的电梯,一旦出现运行问题,传感器会自动向后方平台报警求助,并将信息传递给维保单位;

而“交通杭州”APP,则涵盖了城市公交、公共自行车、地铁、水上巴士、出租车等多种出行系统,点点手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近年来,围绕交通治堵、五水共治和大气污染治理等领域,杭州运用RFID技术、传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等物联网技术,推进了杭州城市管理的网络化、可视化、精细化,这让城市变得更加“聪明”。

按照杭州的设想,智慧应用要以“信息惠民”为核心,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支持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养老、智慧警务、智慧生活等重点专项建设,推动物联网技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让看似高深的物联网渗透到老百姓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此外,杭州还将重点推进物联网在机械、冶金、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的应用,推动一批工厂物联网示范应用,促进生产装备、生产过程、生产产品、生产服务等智能化,实现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产品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工业安全生产管理、产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管理等领域物联网应用全覆盖。

相关主题:
  • 浙江今年重点建设1700个项目 哪个与你密切相...
  • 浙江3月网贷成交量环比升近4成 投资应做好风...
  • 清明10万辆共享单车“攻陷”西湖 景区约谈四...
  • 5110”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富阳缘何...
  • 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 会为浙江发展带...
  • 杭州要打造“粮食+互联网”粮食批发市场 
  • 2016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出炉 你家表现如...
  • 夏宝龙率浙江省代表团访问阿联酋:携手合作...
  • 第二届中国(杭州)健康饮水与品质生活高峰...
  • 如何破解垃圾围城 ?浙江“经验”领跑全国 
  • 栏目分类  
    热点新闻
    广而告之
    媒体聚焦
    政策发布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环城北路167号汇金国际大厦A座11楼  邮编:310003
    ICP备案:浙ICP备1401670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