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玩过挑队友的游戏?挑人、站队成了近期互联网界的热词——阿里挑中了高德地图、新浪微博、天弘基金、文化中国;腾讯选了搜狗、大众点评网、京东做小伙伴;动静较小的百度也有91无线和糯米网。接下去,人们拭目以待新东方、携程乃至周鸿祎会站到哪一边。
在这些收购里,钱似乎成了相对次要的元素,互补性、无线流量、O2O、甚至创始人团队的作风、忠诚,在大佬们眼中,重要性均要超过真金白银。
从去年开始,BAT(百度、阿里、腾讯)在众多领域圈地,入股、投资、战略合作……反正形式是多种多样,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转型之际,BAT业务版图越摊越大,交叉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密集。2014年,在互联网三巨头的时代,其他公司继续站队。来看看,在强力洗牌的两年里,那些投靠BAT的小伙伴们。
移动互联网卡位战
BAT都成贪吃蛇
去年开始,阿里和腾讯高调地大手笔投资,将一个又一个的小伙伴收编至自己的阵营,而百度则暗暗发力,BAT巨头们在地图、打车软件、旅游、在线教育等领域全面开花,到处碰撞。
动辄几亿扔出去的BAT们被戏称为“贪吃蛇”,但是这年头,我们也看到,小伙伴们也在期望着找到强硬的金主干爸。数据显示,2013年互联网行业涉及并购金额高达27.51亿美元,比2012年的2.69亿美元暴涨922.7%,市场的买家主要是BAT。
进入2014年,当移动互联网大潮汹涌而来的情势下,小伙伴的站队大戏更是快速上演着。
1月24日,百度收购人人网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去年百度曾以1.6亿美元拿下糯米网59%股权。1月10日,阿里宣布现金收购高德,此前高德已被阿里占股28%。2月19日,腾讯宣布收购大众点评20%股份。3月10日,腾讯入股京东。3月11日,文化中国发公告,阿里以62.44亿港元认购其60%股份。
我们盘点一下,BAT各自从外部得来的O2O战队已浩浩荡荡:百度投资有去哪儿网、糯米网、安居客等;阿里入股新浪微博、美团、穷游网、高德地图以及多家物流公司等;腾讯队则有京东、大众点评、高朋网、同程网、艺龙等。
大佬们有时候为了一较高下,甚至不惜来场烧钱对决。在打车软件上,腾讯与阿里分别在“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软件背后,上演了一出“补贴大战”。腾讯6000万元投资了导航测绘企业科菱航睿空间后,阿里则宣布斥资10.45亿美元全面收购高德软件。大家一掷千金,其实都是为了在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环节进行卡位,拿到那张船票。
并非只有硝烟和对抗
有时握手言欢
有时候,我们围观者总是看到BAT们争夺地盘似乎拼得很凶,你看,前段时间阿里腾讯的打车软件之战,再比如3月8日的手机淘宝生活节,淘宝才吆喝着3.8元请你看电影,唱歌,不想杀出个百度糯米来阻击,大喊“我们只需要3.7元”,力图截胡。
但实现利益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这个生态圈里,小伙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就点破了: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朋友。
这不,别看着阿里和企鹅时不时就掐架,其实两家也有恩爱的时候。去年11月三马(马云、马明哲、马化腾)更是首次同台,一起为众安保险吆喝。马云坦言,这是这一代很多互联网和金融公司的理想。
3月11日,在港上市的文化中国传播公告称,阿里集团将以62.44亿港元认购公司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60%,发行价每股0.5港元。有趣的是,腾讯原持有文化中国传播8%的股权,经上述交易后,持股量将被摊薄至3.2%。不仅仅在文化中国上,还有华谊兄弟,马云和马化腾可都是华谊兄弟的股东之一哦。
BAT砸钱,为流量更为闭环
“谁都想和BAT们搭上点关系。”一位做市场的浙商在采访中,这样告诉记者。因为站队到了BAT其中一家的阵营,都意味着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着强而有力的金主撑腰。要不然,嘀嘀和快的,怎么能玩出那么狠的砸钱大战。
一个个大买卖背后,隐约能透露出巨头们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产业竞争格局,说到底都是为了两个字——“闭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BAT更需要将线上和线下紧密对接起来,通过线上的推广和宣传引导用户流入到线下消费,并在线下消费结束后,引导用户重新回到线上进行反馈、交流。
这纷繁复杂、大大小小的不同业务,以及被他们相中的小伙伴,主要归为三类:一类,是流量的来源,最主要是搜索、应用分发平台和社交平台;一类,是变现的手段,包括内容和实际商品的售卖;还有一类,则是为其架构提供整体联系的支撑——最主要是支付系统,以及背后的大数据分析系统。
进入3月,依旧是战火不断,QQ钱包推出,阿里集团斥资2.15亿美元入股美国聊天应用Tango,坊间又传出风声,百度钱包箭在弦上。BAT的并购游戏显然还远未停止,更多轰轰烈烈的大戏,有可能在今年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