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众眼中好脾气的浙江省省长李强,在抓工作的时候却雷厉风行,面对触动政府自身利益的改革,更是毫不含糊。
前不久,浙江省政府召开全体会议。李强讲道,过去改革的重心是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的再造,今天深化改革是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自我完善,要求深化新一轮政府自身改革。着力点是“三个大幅度减少”: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幅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和干预;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要素价格的干预。
“这三个减少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是为了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是为了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正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李强说。
政府职能的重心,也将转移到加强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环境保护等职责上来。“我们的目标是:加快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政府。所谓有限就是尊重市场、尊重规律;所谓有为就是服务到位、监管到位;所谓有效就是严格依法行政、规范高效。”李强对此毫不含糊。
不仅要打造办事最快的政府
为表达对改革政府自身的决心,2013年,李强当选省长后的第一次下乡,调研对象就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去一年,简政放权也一直是他最为关心的重点工作之一。李强拿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工商部门开刀,让他们做此次审改的“急先锋”。
“抓审改不仅要打造‘办事最快的政府’,更重要的是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政府的有效治理能力。”短短一年,仅浙江省级层面,行政许可事项就从706项削减到42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从560项减少到96项。
实施“政府权力清单”
这仅仅是改革自我的第一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李强又牵头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三张清单一张网”,这一轮改革,更是直接追溯到了政府权力的源头。
研究制定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的具体办法,即“企业项目投资负面清单”。“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解的,一律取消审批;由基层管理更为方便更为有效的,一律下放审批。”李强说,在这张清单之外,企业的任何投资项目,任何一级政府都不能再以任何借口强制审批。
全面清理政府权力,实施“政府权力清单”。早在去年,省政府就对省级部门的行政权力进行了摸底。“我们要做到清权、减权、制权,并根据这张清单推进政府机构内部优化整合。”李强介绍,三年前,省里曾在富阳市进行试点,现已将富阳这个县一级政府和部门的权力由过去的7800多项,精简到了2190多项。
制定“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省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向企业分配和拨付资金,也不再直接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费。“将政府从‘分钱分粮’中解放出来,不仅能够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而且还能促使政府将更多的精力转到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上。”李强说,这有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也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除此之外,浙江省正在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一张网”,通过全省网上政务大厅,形成“一站式”网上办理,“全流程”效能监督。
收缩政府权力放开企业投资自由
“审改只是一个突破口,我们在纵向推动政府自身改革的同时,也将借此横向撬动经济社会各项改革。”李强说,经济转型、百姓增收、环境治理都是他关心的问题。
近几年内外环境剧变,用工荒、互联网经济冲击、资源要素瓶颈进一步凸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经济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李强说,过去浙江最大优势是民间活力,而浙江此轮的清单式改革,就是要通过收缩政府权力,放开企业投资自由。“让政府从直接干预市场中摆脱出来,让市场发挥其决定性作用,把群众的主体性创业创新动力进一步激发出来。”
“改革最难的地方在于利益的调整,但我们要拿出壮士断腕的政治勇气。”李强说,只有把政府“闲不住的手”收回来,把市场“无形之手”放活,把社会“自治之手”补强,真正放手,让市场、让群众去创新探索,才能共同推进改革发展。
如今的浙江,正在启动新一轮的优势再造。“我们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最关切的问题,这就是政府的底线思维。重点是要牢牢守住三条底线: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李强坚定地说。(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