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杭州市外贸出口企业进一步了解全球最新风险信息,把握风险热点与动态,进而防范贸易风险,昨天,杭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营业部(以下简称“浙江信保营业部”)联合召开了杭州市第八期出口风险信息发布会,详细解读了2012年上半年全球重点风险信息以及针对拒收风险的防范措施。
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体复苏进程有所放慢,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美日经济温和恢复,欧元区逐渐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速持续趋慢,出口风险呈现四大特色,即“欧债危机”显著影响欧洲买方的付款能力及意愿,大额案件增多风险全球蔓延,光伏行业风险依旧突出,拒收案件增多、货物处理困难。
随着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成为风险发生的“重灾区”。根据杭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统计,杭州地区上半年的对欧出口量同比下跌5.8%,但根据浙江信保营业部统计,上半年欧洲地区报损案件同比增幅达到72%。与此同时,全球出口拒收案件风险呈进一步升级状态,同比上涨15.48%。
2012年上半年,浙江信保营业部累计受理杭州地区报损5902.78万美元,同比增长75.03%,累计为杭州市出口企业挽回损失3745.39万美元,同比增长47.63%。
在全球经济景气程度低、我光伏企业产能供给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频频出险,平均出险率达到4.4%,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出险率。从出险的国别来看,随着欧元区国家受债务问题影响纷纷调降新能源补贴政策以及金融系统日趋脆弱,德国、西班牙等传统光伏组件进口国买方的偿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报案较多。此外澳大利亚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也有较大调整,导致了部分案件的发生。
发布会上还特别披露:拒收案件案情扑朔迷离,买方新骗术层出不穷。综合来看,买方的手段一般为:小额下单,原合同支付方式相对安全保守;待货物出口后,以种种理由拖延付款或清关;拖延时间,骗取货物。为此,浙江信保营业部的工作人员提醒,出口企业要了解买方的资信,时刻关注买方的动向,也不排除买方由于其经营业绩不好导致其有诈骗的念头和动机,比如由于最终买方取消定单导致用看似理所当然的拒收理由来拒绝接受货物。
此外,今年3月以来,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期间政府和央行多次进行干预,但未能奏效,卢比兑美元汇率一度超过56∶1,累计贬值12%,达到历史最低点。汇率下跌导致买方拒收风险的增加情况比比皆是。今年上半年,印度地区因拒收风险而报损的案件较去年同比上涨36.2%。由于汇率下跌导致买方利润空间缩小甚至没有利润,便出现了大量的拒收案件。“因此,企业在出货前,应充分了解买方所在国家的汇率变化,了解买方经营情况,也可选择第三方金融机构给予风险保障,从而减少损失。”浙江信保营业部的工作人员提醒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