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企服务网为您提供杭州企业查询、杭州公司查询、政策咨询、企业培训等网络服务 入会申请
当前位置:杭州民企服务网综合资讯热点新闻
浏览:563 次
进入水果种植业的工商资本渐多 浙江老板跨界种葡萄

  在萧山几千亩的葡萄种植基地里,葡萄正式进入成熟季节。走在葡萄架搭出的绿色“长廊”间,碧绿、粉紫、深黑的葡萄挂满了藤蔓,它们即将被小心地采摘下来放进纸盒中。

  “夏黑、醉金香、金手指、红提球、白罗莎·里奥……”在种植基地里,萧山区首席水果专家王世福像对待老朋友一样,不疾不徐地叫出葡萄的名字。这些有着美丽名字的葡萄每斤售价10多元。虽然还在藤上,不少食客心里已经在惦记这些应季的美味。种植园外,有面包车在等待,第一批葡萄很可能被客人当作礼品送出去。

  有的人在品尝高效农业带来的美味果实,有的人则看中了其中比普通制造业还高的利润率。

  做工程的、办厂的、开店的

  忙碌的首席水果专家

  王世福1985年从浙江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萧山区推广水果栽培技术。

  十年前,王世福刚开始在萧山尝试设施农业,普通的葡萄品种在经过精心培育后,当时居然卖出了8元/斤的高价,于是他认定了用设施农业种植精品水果的道路。

  这几年总有一些素不相识的老板来找王世福,有做工程的,有办厂的,也有开店的。老板们都想请王世福告诉他们种什么水果比较好,怎么种品质更高。

  “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帮他们尽快赚到钱。”王世福这么定位自己“首席水果专家”的作用,他告诉老板们,高效农业的利润率不会比工业差。

  先是一位做汽配的老板拿出30万元请王世福指导种葡萄,后来这种叫“美人紫”的葡萄渐渐在专业领域和市场上都有了名气,今年拿下了南方精品葡萄金奖。随着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追逐利润的资本不再只在一旁谨慎观望。

  进入水果种植行业的工商资本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连带效应是,王世福现在连休息天都没有了。整个8月份,王世福的工作都将围着葡萄转:8月1日参加全区的葡萄评比;8月2日-4日,参加全省水果行业的“奥运会”——精品水果展销会;从8月5日开始,萧山的葡萄进入采销旺季,他要帮助种植户们上电视、上报纸吆喝今年的葡萄。这些结束了,他还计划去一趟种植大户们的葡萄大棚,每家都要总结一下今年的种植经验。

  在外的浙商回来种葡萄

  随着近年工商资本的涌入,在短短5年间,萧山葡萄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亩。葡萄种植产业也全面进入收获季节,今年的产值预计将从去年的4000万元增长到7000万元以上。葡萄成了萧山最赚钱的水果,风头盖过了传统的杨梅。

  萧山人冯根法在青海西宁做的是承包工程的大生意。他的“杭佑”无公害葡萄在萧山的知名度很高。他种的葡萄施用的都是有机肥,口感鲜甜。

  这两天,台风对浙江影响较大,萧山区农办的负责人问他葡萄大棚的抗台准备做得怎么样了。他淡定地说,不用特别准备,他的葡萄大棚经历了多次台风的考验,应该塌不了。

  这种信心来自于前期的资金投入。到今年,200多亩葡萄园累计已经投入了4000万元,主要用于设施投入:为葡萄搭建起遮风避雨的钢管联体大棚经受了多次台风的考验;购置肥水同管、滴管海藻肥料等先进设备,引进“醉金香”“金手指”等7个葡萄新品种;投入人工将葡萄藤修剪成利于吸收阳光的“飞鸟”形状。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就是追求更高的效益,和普通农业种植相比,在设施投入上也有较长远的考虑,各家之间甚至有暗暗比拼之势。

  同样是工商资本种植的“美人紫”葡萄这次拿了南方精品葡萄大奖,得奖的葡萄就像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每串葡萄重1公斤,每串颗粒在40个左右,每一颗长相都像是“孪生”的,口味均鲜甜。

  新兴的物联网技术被用在了这种葡萄的生产管理上。农业生态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技术不仅能测土壤的湿度、水分,还能监测出土壤的元素和养分。通过各个传感节点,将环境、土壤、作物等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操作,就能完成自动灌溉、自动施肥和喷药,这样种出来的葡萄,每串都像一条生产线出来的。

  王世福说,种植葡萄的设施投入,每亩至少要两三万元,产生规模效益至少要上百亩的种植面积。这些投入都是普通农户无法实现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投资农业设施的起点很高。此外,普通种植的葡萄至少有20%的损耗,而工业化的精细化种植葡萄可以把损耗控制在5%。

  冯根法说,投资农业的工商资本还要耐得住性子。比如种葡萄,一般第一、二年是投入,第三年才能产生利润。

  资本从工商业流入农业,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企业主手里,用类似工业化的投入和管理来精耕细作,这是资本进入萧山农业的一种模式。“种精品水果比一般工业还赚钱。”王世福说,种植葡萄的平均毛利率可达65%。而传统工业的平均毛利率最高不超过30%-40%。

  一个村庄的改变

  萧山区河庄街道建一村戴爱仙大妈的孩子在外面打工,她在家门口的水果基地里打工,每个月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村支书方明贤说,村里有不少这样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成了农业产业工人。

  建一村一共有1800多亩土地,已经流转了1200多亩土地给杭州星状水果种植有限公司等种植企业,村支书方明贤说,鼓励村民把家中的土地流转起来,用整块土地向村民和外来企业招标。村里余下的600多亩也将在年底前流转给一家农业休闲观光企业。这几年,北京、台湾、深圳等地都有企业想来村里租地投资,村里希望与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合作。

  方明贤算了一笔账,如果把一亩地用来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一年的产值不到2000元,而土地流转金为1200元/亩,农民还可以获得打工收入。星状水果种植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冯和兴说,建一村平时有五六十人在水果基地打工,忙的时候有100人,每天工资从几十元到一百六七十元不等。

  村里还对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给每个村民都配置股份,分发股金。今年村里还将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方明贤说,建一村村民拥有“四金”:薪金、股金、保障金、流转金。

  去年建一村已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修路、生活污水处理、休闲场所建造等,还计划为村民提供休闲区块。曾经的贫困村,现在已发展成首批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杭州市首个国家级生态村、十大生活品质村。

相关主题:
  • 浙江今年重点建设1700个项目 哪个与你密切相...
  • 浙江3月网贷成交量环比升近4成 投资应做好风...
  • 清明10万辆共享单车“攻陷”西湖 景区约谈四...
  • 5110”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富阳缘何...
  • 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 会为浙江发展带...
  • 杭州要打造“粮食+互联网”粮食批发市场 
  • 2016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出炉 你家表现如...
  • 夏宝龙率浙江省代表团访问阿联酋:携手合作...
  • 第二届中国(杭州)健康饮水与品质生活高峰...
  • 如何破解垃圾围城 ?浙江“经验”领跑全国 
  • 栏目分类  
    热点新闻
    广而告之
    媒体聚焦
    政策发布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环城北路167号汇金国际大厦A座11楼  邮编:310003
    ICP备案:浙ICP备1401670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