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企服务网为您提供杭州企业查询、杭州公司查询、政策咨询、企业培训等网络服务 入会申请
当前位置:杭州民企服务网综合资讯热点新闻
浏览:692 次
零售业新观察:便捷小店微小而美好 扩容进行时

  日前,华润万家正式对外宣布:华润万家便利店进驻杭州地铁1号线,到今年10月,29家便利店将集体亮相杭州的地铁通道口。去年年底,全家便利店正式入驻杭州,甫一落地,就连开五店,今年开始进入全速发展阶段。佑康今年也提出了在杭州再开90家祐驿站便利店的计划。而在省内二三级城市已经扎根的绍兴供销超市的便利店通过今年的大力扩张,数量将迈过2000家……

  超市发展趋缓、百货店改走综合体模式,当大型零售业态略显疲态的时候,便利店却犹如一匹“黑马”,开始正式发力。人们不禁想知道其中的缘由。

  便利店,微小而美好

  扩容进行时

  尽管气温居高不下,但浙江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王钧耀这几天却一直在外面跑:“杭甬高铁即将开通,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让我物色一下最合适的业态,我首推各种便利店。现在正在到处考察合适的进驻品牌。”

  很显然,像高铁这样的新出行方式的出现,为便利店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华润在与7-Eleven、全家、快客、佑康等知名企业激烈竞争后,以3600万元的价格拿下了杭州地铁1号线29个连锁便利店的5年经营权。华润万家华东区行政部公共事务高级经理杨冠美告诉记者,这些地铁商铺平均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经营近3000种商品,以即时消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同时为顾客提供多层次服务。“从全球范围来看,地铁已成为核心商业的繁华地标。拿下地铁店铺,将开启华润万家在杭州的便利店业态。”

  有专家认为,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便利店行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当家庭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消费倾向开始向个性化和便利化方向发展,人们对消费的便利要求开始超过了对价格实惠的追求,才愿意为便利服务支付费用。当大型超市在城市中趋向饱和的时候,新兴的城市规划同样为便利店创造了新的机遇。城市中的新小区、新的广场、人群聚集区,大超市挤不进去的地方,都有便利店的生存空间。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便利店解决即时需求,因此不会受经济形势影响太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省内超市开始了急速扩张的步伐:佑康旗下祐驿站便利店年初时候数量为60家,到年底杭城门店数量将达到150家;去年加入的全家便利店也表示今年还将在杭州开出超过10家门店;在我省已经经营多年的“可的”,目前仅杭州就有100多家直营店,接下来的动作是放开加盟,进一步加快开店步伐……

  如此密集的开店速度,会不会让便利店过量呢?王钧耀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便利店还远远谈不上饱和,“保守预估,一线城市,像杭州这样大约每五六千人需要一家便利店,也就是说,杭州至少可以有600家以上的便利店容量,但目前只有300多家,发展空间很大。”王钧耀分析,“一个大型超市可以辐射几个大型的小区,但一个大型小区就需要好几家便利店。”资料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少城市有上千家便利店非常正常,如法国巴黎仅地铁站就设有数百家便利店。

  服务胜于价格

  热腾腾的咖啡、半夜的小笼包、球赛散场后的一杯冰镇饮料、还有夜晚急需的一支药膏……这些就是你对便利店的印象吗?

  便利店能提供的,已经远不止于此。去过港台地区的人可能对7-Eleven便利店都有“温暖”的感觉。那个有着简洁店招的小店似乎无所不能,无论是深夜的一杯茶,或是凌晨就要出发的机票,都可以在100个平方不到的小店办到。而目前,省内不少便利店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舟山市人民南路上的“弘生百家”便利店,第一感觉是这像个“驿站”:八九个平方的“堂食区”摆放着4套桌椅,占掉了店面中心临街的位置,将近下午4点,两位顾客喝着饮料,有说有笑地打发时间。近200平米的店面,商品销售区只占到了十分之一的样子,倒是一个大型的服务台十分醒目:“服务台可以缴水电煤气费,订购车票、船票和飞机票,这边是买彩票的,那里是洗衣窗口……”据了解,“弘生百家”提供的服务有代售福利彩票、冲洗扩印、鲜花代购、蛋糕预订、快餐外送、复印传真等等28项服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全是日常生活所需。

  “弘生百家”是当地企业弘生集团积极寻求盈利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探索。“我们认为,未来的商业门类,要么做最大,要么就最小”,浙江弘生百家商贸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昆说,“我们做的其实是一个小型的社区服务中心,卖商品和卖服务现在是四六开。”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与超市相比,便利店在距离上更接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5至10分钟便可到达。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3分钟。在即时消费中,消费者在意的是服务,而不是产品的价格。因此,在这一轮的扩张中,记者发现,与超市死磕价格不同的是,对购物便利的追求决定了便利店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于“服务战胜价格”。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很多便利店将自己塑造成“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服务。杨冠美告诉记者,华润万家有在香港和深圳经营地铁便利店的成功经验,即将开业的便利店将充分考虑地铁消费者快速、便利、新鲜、安全的消费诉求,即食类推出种类繁多的包子、面包、现磨豆浆、现煮咖啡、关东煮、便当等,还将配置金融服务终端,代缴电话费、水电费,信用卡还款、余额查询,支付宝充值等各类生活服务。

  绍兴供销超市的便利店,则利用网点密集,开展“地毯式”的服务。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便利店工作人员在空闲时,会跑遍辐射范围内的小区和企业“混个脸熟”,随后针对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如电话预定、按不同需求单独进货配送等等。

  盈利仍有压力

  表面看起来,今年以来便利店品牌开始大举跑马圈地、甚至很多原本行外企业也开始凑热闹,实际上便利店生存状态是否如同看上去那么美呢?

  台湾媒体日前发布的半年批发、零售与餐饮数据显示,便利商店上半年营收达到1307亿元,首度超越百货公司的1296亿元,凸显小额消费当道。

  在国内进入不久的便利店业绩如何呢?“在浙江,目前只有一半便利店是盈利的。”王钧耀告诉记者,“便利店要扩张到一定规模才有可能盈利,而目前在省内,大部分便利店都还在扩张阶段。”

  付昆认为,便利店盈利至少需要3年,“公司创立2年多来,发展到80多家门店,去年的营业额接近2亿,基本持平。有了规模效应,预计到明年的四五月份开始盈利。”

  据了解,在一线城市的社区开一家便利店,投资成本将超过百万,除了装修、设备、备货之外,门店的租金是一笔长期的大投入。“便利店要度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培育期,这段时间就是个烧钱的过程。”王钧耀分析,这一轮扩张,不少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加入进来,这对便利店的发展是个利好,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摊低成本、提高效益,便利店才能真正盈利。

  不少业内专家认为,现阶段便利店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赢利仍存在压力,如果便利店的数量不够多,如果便利店的即食产品占比低于30%,代收代付业务不能真正突破,那么,便利店离成功真的还有一段距离。

相关主题:
  • 浙江今年重点建设1700个项目 哪个与你密切相...
  • 浙江3月网贷成交量环比升近4成 投资应做好风...
  • 清明10万辆共享单车“攻陷”西湖 景区约谈四...
  • 5110”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富阳缘何...
  • 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 会为浙江发展带...
  • 杭州要打造“粮食+互联网”粮食批发市场 
  • 2016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出炉 你家表现如...
  • 夏宝龙率浙江省代表团访问阿联酋:携手合作...
  • 第二届中国(杭州)健康饮水与品质生活高峰...
  • 如何破解垃圾围城 ?浙江“经验”领跑全国 
  • 栏目分类  
    热点新闻
    广而告之
    媒体聚焦
    政策发布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环城北路167号汇金国际大厦A座11楼  邮编:310003
    ICP备案:浙ICP备1401670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