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民间资本和银行“对上了眼”,会上演怎样一场爱情“偶像剧”?
最新的一幕剧情是,温州银行1.07亿股权被房地产开发企业新明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新明集团)揽入怀中,并由此成为温州银行新晋大股东,与当前城商行股权频频打折转让的情况不同,该股权比起拍价3.82亿元高出5800多万元,折合每股4.1元。这也是浙江民资和金融领域“联姻”的最新案例。
高出起拍价5800万
民企入主温州银行
资本寻找项目的过程,就像年轻人谈恋爱,寻寻觅觅总归要开花结果。
这样的爱情连续剧,在今年第二季度上演出了一幕新的时尚风潮:民间资本迷恋上了银行,开始了一场场疯狂的追逐。
日前,温州银行股权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拍卖,新明集团以4.4亿元,约合每股4.11元的价格入股温州银行,占温州银行总股本7.09%而使得新明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此,新明集团介绍,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1.07亿股温州银行股份在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通过“异地远程网络电子竞价系统”成功实现竞价交易。
经过20轮自由竞拍和延时竞价,新明集团最终以4.4亿元的价格成为温州银行第一大股东。这一价格比起拍价高出5800多万元(增值率达到15.17%),约折合每股4.11元,远高于市场的预期。
此次转让价格再创地方商业银行股份转让价格新高,也刷新了此前温州银行股份大宗转让历史价格。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告资料显示,项目挂牌期间,市场高度关注,意向受让方超过10家,但最终符合条件参加本次温州银行股份转让远程网络电子竞价会的竞买者共有3家。最终,6月8日,新湖中宝、东方航空、新明集团围绕温州银行1.07亿股股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终,这一场PK战以新明集团胜出而告终。新明集团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杭州,总资产60亿元人民币,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主业为房地产。集团董事长陈承守为泰顺人,也是杭州市温州商会会长。
借力温州金融改革
城商行股权转让之最
实际上,民资入股对于温州银行来说并不新鲜。来自温州银行的信息显示,早在2002年,红蜻蜓、新湖集团等8家民企携3亿元资金入股温州银行,开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大规模引入民资先河。
时隔10年,民资再度显示出了其独有的魅力。碍于银监会“同一股东入股同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超过2家”的监管规定,持有华融湘江银行50.98%股权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只好出让拥有的温州银行股权。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华融资产第三次叫卖“温州银行股权”了。
温州银行2011年报显示,营业收入22.75亿元,净利润达到6.45亿元,每股收益0.43元,每股净资产2.95元。由于资本市场低迷,与上市的城商行股相比,温州银行这次每股3.57元起拍价,市场人士认为估值不低。最终,出让价格达到每股4.11元,远高于市场的预期,创出了地方商业银行股份转让的价格新高。
温州当地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分析,温州银行如此高价“联姻”,实际上是卖出了远远超出自身条件的“好价钱”。
“这就像一个经济条件很一般的穷小子娶到了豪门千金,远远超出了自己本身的市场股价。”上述人士说。“豪门千金为什么看上穷小子?除了爱情,自然还有其他的因素。”
而在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看来,温州金融改革固然是温州银行股权价格走高的一大原因。“温州金融改革为温州所有上市企业的股票吹了一阵东风,使得大家对未上市企业的股份都看涨,总体上对温州的生态环境肯定有益。对企业会带来更多机遇。”周德文说,温州银行是温州金融的代表性机构,借力了温州金融改革的东风,民营企业有很强的实力;同时对金融的诱惑无法抵挡,所以才会即使价高也要“拿下”。
浙江156家金融机构超7成民资持股
温州银行这一桩“良缘”算是正式结成,而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民间资本和金融领域的“联姻”风尚早已风靡。
记者从浙江银监局了解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浙江156家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民间资本持股合计487.15亿股、占股本总额的74.08%。其中,包括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万向财务公司在内的40家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为100%民间资本持股。
浙江银监局介绍,2006年城市信用社改建城商行过程中随着股权结构调整,产生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两家全民营银行。
2010年以来,浙江监管部门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规划,推进取消资格股、提升法人股比例、培育持股5%以上核心股东、清理规范职工股等各项股权结构优化工作,积极引导龙头民营企业参与定向募股和增资扩股。
“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民营资本依法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择优吸纳民间资本入股金融机构是浙江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民间资本占比持续走高的关键,这对于解决民间投融资难题,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股本结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都具有积极意义。”浙江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引入民营资本的法人银行即充分利用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延伸服务,截至2011年末共发放民营企业贷款7338.59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7.02%,台州地区三家民营资本占比高于90%的城商行成立以来已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60万多笔、4000多亿元,扶持小企业10万多家,直接或间接创造了逾百万个就业岗位。
IPO进行时民企更爱城商行
一个多月前,中国银监会刚刚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根据这一文件,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持股比例可适当放宽至20%以上;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允许单个企业及其关联方阶段性持股比例超过20%。民营企业将不只是参股,还有机会控股。
同时,不单独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设限。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要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投资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的实际工作中不得单独针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设置限制条件或其他附加条件;有关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规、政策和程序,以及银行业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事项、结果及时公布,持续提高银行业市场准入的透明度。
这一政策,迅速被各层面解读为,民资的春天到来。
只是,民资和银行想要顺利“结婚”,必须得在“婚礼”的硬件设施上达成一致。杭城一家城市商业银行高管坦言,在具体实施方面,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明显并非民资的适合“对象”,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恋爱”的过程中,在参股银行的“大门”向民间资本敞开之际,越来越多的民企把目光投向了城商行。
据证监会公告,目前共有15家商业银行已正式提交IPO申请。以其中的大连银行为例,根据2011年年报,大连银行民间资本占大约60%左右,在已经披露数据的中小型银行中属于最高水平。此外,重庆银行、成都银行民资持股比例均超过了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