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场竞争秩序总体比较平稳,案件总量和案件总值同比下降
2014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案件65.87万件,比上年同期下降36.40%,其中不包括市场主体准入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两类案件;案件总值146亿元,下降64.68%;罚没金额47.08亿元,同比下降16.62%。
(一)无照经营案件数量占比居首。
查处无照经营案件26.89万件,同比减少32.90%,其中涉及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案件50458件,在各类违法案件中占比最高,为18.77%。从近三年情况看,无照经营案件数量虽逐年下降,但在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案件中总量和占比仍然最高,且占比呈小幅上升趋势。
(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仍比较突出。
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59万件,同比减少30.39%,占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案件的6.97%,较去年同期占比6.37%有所上升。
(三)网络违法行为不断凸显。
查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案件8694件。其中,查处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案件3026件、违反广告法规案件1833件、违反网络交易办法案件1074件,共计占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案件总量的68.2%。网络传销等新型传销形式案件增长很快,共602件,同比增长49.01%。网店的违法案件的比重有所上升,以网店为违法载体的案件2572件,占立案查处网络违法案件的33.29%,较去年同期上升了5.49个百分点。
(四)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案件占比呈上升趋势。
查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案件2.67万件,占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案件的4.06%。近五年,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案件量在案件总量中的占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五)损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格式合同案件占比增大。
查处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10.41万件,占案件总数的15.80%。查处的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8560件,占合同违法案件总量的74.73%,较去年同期68.51%上升了6.21个百分点。
(六)传销案件增长幅度大,个人仍然是传销案件的主体。
查处传销案件2.8万件,同比增长66.96%。从传销的形式看,“拉人头、收取入门费”是传销的主要形式,占传销案件的62.14%;从传销案件查处的主体类型看,主要为个人,占立案查处的传销案件的97.47%。
三、消费维权形势总体向好,网络购物投诉增长迅速
2014年,全国工商系统受理消费者投诉116.22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4.34%。其中,商品消费投诉70.59万件,同比增长8.37%,服务消费投诉45.62万件,同比增长25.00%。全国已处理消费者投诉107.86万件,同比增长11.31%,争议金额36.93亿元,同比增长17.6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28亿元,同比增长13.83%。
(一)投诉总量呈上升趋势,投诉量及增幅均为五年来最高。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消费者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投诉量明显提高。2014年消费者投诉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4.58万件,增长14.34%。
(二)网络购物投诉增长迅速,合同、售后服务、质量问题成为投诉热点。
受理网络购物投诉7.78万件,同比增长3.57倍,涉及争议金额3165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17万元。网购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合同、售后服务、质量方面,分别占投诉总量的28.4%、22.7%、21.7%。
(三)质量、合同和售后服务是投诉的主要方面,广告、合同问题投诉量增幅较大。
处理投诉中涉及质量、合同和售后服务投诉量分别占投诉总量的35.3%、18.3%和15.6%。涉及广告、合同投诉数量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同比分别增长40.0%、34.5%。
(四)调解成功率和投诉处理周期效率有所提高。
投诉案件调解成功率81.4%,同比增长8.4%。平均每件投诉处理周期为8.95天,同比减少了1.26天。
(五)引导经营者与消费者自行和解的消费纠纷数量攀升,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作用逐渐显现。
目前全国已建立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14.8万个,指导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自行与消费者和解消费纠纷1227.67万件,同比增长2.27倍,和解率达96.56%,涉及争议金额5.65亿元。
总第33期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