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杭州在全省率先试行内资企业实施年度报告工作。至此取消延续多年的工商年检,即实行网上填报年度报告,此举将使杭州22余万家企业受惠。
杭州市内资企业年报工作9月1日开始试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是指企业应当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供社会公众查询的制度,是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的一项配套制度。
此项改革标志着全市22余万家企业就此告别了排队年检的时代,但同时年报信息向社会公示又对企业的诚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制度的实施,对于企业又着何种便利,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面对诸多企业的疑惑,9月2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邀请了企业代表进行座谈,详细解读了新政实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企管处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1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根据杭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并经省工商局同意,我市在全省率先试行内资企业年报工作。企业年度报告制度是国家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杭州市局决定提前一个月试行年报制度,全市企业可以提前一个月使用年报系统递交上传企业年报,而上传的企业年报信息将从10月1日起开始公示。”
据了解,新政试行两天下来,全市已有2200余家企业登陆杭州市红盾信息网的年报系统,下载了企业联络员备案表,有120余家企业成功提交了年度报告。浙江万铭投资有限公司是在9月1日 “吃头口水”的企业之一,公司的沈总介绍说:“之前我们年检先要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报告,随后还要历经网上申报,到工商窗口送审等诸多流程,一趟下来起码半个月,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还需要支付审计费用。现在新制度实施,我们企业只要在系统中填写相关经营情况并上传,一天之内就能完成,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
对于政府的此次改革,沈总也有自己的理解:“改革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便利,但年报内容会向社会公示,我们企业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也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自律,自觉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会上,企管处负责人还对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针对部分企业担心自己的全部经营情况都要向社会公示,从而将自身商业秘密暴露的担忧,企管处负责人表示,企业的经营情况,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均由企业自行决定是否对社会公众公示。而必须要公示的内容包括企业对外联系的基本信息、股东情况、对外投资等内容。
对于企业可能存在的故意乱报、错报年报信息的行为,工商部门将严格实施抽查制度,每年将随机抽取不少于3%的企业进行年报公示信息检查,一旦发现有虚报信息的情况,工商部门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加大企业的失信成本。同时,也需要社会大众对企业年报信息进行监督,发现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可以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企业年报制度的改革标志着市场监管部门管理方式从登记事项监管到行为监管的转变,新制度在简化办事流程、减轻企业负担的基础上,加大了信用约束,有效提升了政府部门监管效率和企业自律程度。
链接:企业报送年度报告方式:所有企业提交年度报告均全程采取互联网网上申报方式。企业登录年报系统(2014年10月1日前,企业登录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红盾网站的企业年报系统〈网址:http://www.hzaic.gov.cn〉,10月1日后,企业可以登录浙江省工商局网站的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直接在网上进行年度报告的填写、存档、提交和公示,无需向登记机关提交纸质企业年度报告。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通讯员:俞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