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个私协会简报
第七期
二o一八年七月
西湖区个体劳动者协会 编
西湖区私营(民营)企业协会
张茅:把准职责定位 增强改革意识 开创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市场监管总局 7月5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以来的首次工作会议——全国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7月5日在北京开幕。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作工作报告,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毕井泉主持会议。张茅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期市场监管定位和方向,切实做到“六个着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张茅强调,下半年要抓好5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8.5个工作日的目标。二是大幅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完成取消14类、下放4类的改革任务。三是抓好“证照分离”改革,确保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四是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市场监管日常检查“双随机”方式全覆盖,检查结果全公开,抽查比例不低于5%。五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数量同比减少。
面条含塑化剂?黄鳝吃了避孕药?看看权威实验怎么说
杭州日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每日商报、青年时报、新闻大直播、小强热线、经视新闻、明珠新闻、范大姐帮忙、新华网、杭州网、浙江在线、浙青网 7月11日 如果有人告诉你,蒸馒头做面条的面粉中添加了工业胶和塑化剂,煮熟以后的鸡蛋蛋黄像乒乓球一样弹跳,黄鳝养殖中使用避孕药,这样的面条、鸡蛋、黄鳝你还会不会吃?近日,市市场监管局、浙江大学做了对照实验,来验证传言是否属实。
网络视频中,有消费者用水洗面条,结果洗出来一坨黏糊的东西,并称其在面条里加了塑化剂和胶。实验人员用温水将面粉和成面团,放入水中反复搓洗,最终得到和网络视频中一样的产物。实验人员取了一小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是凝胶状固体。
这个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浙江大学沈立荣教授介绍说,面团在水洗的过程中,水溶性物质和淀粉会被洗脱在水中,不溶于水的黏稠性物质会被留下,这种黏稠性物质称为面筋,不是网传的塑化剂和工业胶。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鸡蛋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但近年来“乒乓蛋”消息层出不穷。那真相如何?实验人员从市场上购买一批鸡蛋,分别放在常温、冰箱冷冻区、冰箱冷藏保鲜区48小时后将三种鸡蛋煮熟,待冷却后剥开。结果发现常温保存的蛋黄表面疏松,一按即碎,呈粉末状;冷藏保鲜蛋的蛋黄跟常温蛋差不多。但冷冻蛋的蛋黄按下去弹性如鱼丸,丢到桌上还能弹,表面和结构致密。裸眼看冷冻蛋表面和常温、冷藏的蛋黄结构有明显差别。
沈立荣教授解释说,将鸡蛋在低温条件下长时间冷藏,蛋黄内的蛋白质会出现凝胶化,凝胶化导致了蛋黄像乒乓球一样具有弹性。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消费者少量多次购买鸡蛋,并注意储藏温度的控制。
“冬吃一支参,夏吃一条鳝”,黄鳝的美味让很多消费者都垂涎三尺。不过,网络上关于“黄鳝养殖中使用避孕药”的传闻,让大家望鳝而却步。实验人员从市场上购买了一批大小不一的黄鳝,用解剖的方式来辨别黄鳝的雌雄,结果发现,在个体较小的小黄鳝(重50~75克)仅发现卵巢,个体较大的黄鳝(150克以上)仅发现精巢,在中档体重的黄鳝(100~125克)体内同时发现精巢和卵巢。
沈立荣教授解释说,黄鳝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小的黄鳝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退化,再成长至则多为精巢。据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的验证实验显示,在一个月内,给黄鳝吃避孕药,对于它的生长速度并没有显著效果,反而在一个月后还会造成黄鳝的大批死亡。所以,在黄鳝养殖中添加避孕药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得不偿失。
那么养殖的黄鳝为什么又粗又大?沈立荣教授说,野生黄鳝食物不充足,在水温10℃以下就会进入冬眠状态,当夏天水温过高时,它又要钻入泥潭中避暑不再进食。相比较之下,黄鳝养殖的水温恒定,同时食物非常充足,才会长得又粗又大。
西湖手划船难止服务乱象?景区将开展专项整治
今日关注 7月11日 西湖手划船是杭州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为了保障其服务质量。今年6月26号西湖全运游船发出了“放心消费在景区,畅游西湖乐无忧”的倡议,并作出规范运营的八项承诺。
但是在八项承诺落实仅仅十小时后,市民王先生就在四公园码头遭遇了挑客拒载。原本一条船一小时150元的明码标价却成了摆设。王先生表示,船工说一条船包船100分钟300块钱。当王先生表示自己并不需要坐100分钟,只坐一个小时随便逛逛,船工让王先生“去前面看看”。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300元包一条船已经成为现在的船工优先推荐的项目。他们的理由是一个小时没有办法到达相关景点。拿“三潭映月”为例,船工表示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划到。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记者暗访时,有船工说,一个小时到达“三潭映月”景区确实可以,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花这个力气为客人省钱。
除了现在出现的收费乱象,以往备受诟病的服务问题也是老方一贴。2015年,监管部门景区管委会推出了西湖手划船营运收费规范联系单,要求船工写明每单生意的上下船时间,并让消费者签名确认,管委会方面以此来作为主要监管依据。但是,目前存在的情况是,联系单成了摆设,船工划船的时间频频缩水。
在一条7月9日上午10点07分出发的船只上,船工递来的联系单没有任何时间信息,仅仅只让记者签名,不让写日期时间等信息。该船10点52分靠岸,整个行程仅45分钟,直至记者付完钱离开,都没有能够再见到联系单。而有的船工压根不提联系单的事。缺少了联系单,投诉时又变成无凭无据。
针对此情况,景区将联合市场监督、物价部门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纠正船工在运营中存在的自律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佳、经营诚信不实、执行要求不严问题,严厉打击服务时间缩水,挑客拒载、价格欺诈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将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深入调查手划船营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船工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对出现两次违规行为和出现媒体报道特别严重恶劣行为的,由船企辞退船工,一年内禁止在西湖内从事手划摇橹船营运。如再出现一次违规行为,将永久不得进入西湖从事该行业。管委会也将督促水运管理处加快推进手划船APP的开发和应用,确保所有手划船纳入APP管理。